昨天下午,百度CEO李彥宏通過內部郵件宣布百度業務架構重組。自即日起,百度將成立“百度搜索公司”,由搜索業務群組(SSG)、移動服務事業群組(MSG)、糯米事業部組成,百度高級副總裁、SSG總經理向海龍出任新公司總裁,向李彥宏匯報。
李彥宏表示,將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互聯網金融、無人車、人工智能等創新業務上,同時更多地從戰略層面關注內容生態、服務生態、金融生態的布局和建設。
這也是百度一年以來的第三次架構調整,在上一次的架構調整中,百度成立了“金融服務事業群組”,由原負責市場公關業務的副總裁朱光主責,技術出身的張亞勤負責公關,那么這次調整,背后究竟有哪些深意呢?
守正出奇的調整架構
在分析這次架構調整之前,先來看看現在百度的架構。
現在,直接向李彥宏匯報的業務部門leader有:張亞勤,向海龍,朱光,王勁,Helen 5位。具體到業務的話,張亞勤主要負責新興業務和用戶消費業務、國際化業務部、百度大市場體系及政府關系;向海龍則負責SSG群組(搜索事業群、Hao123、百度聯盟);李明遠-MSG群組(LBS事業部、移動云事業部、貼吧和移動游戲業務)、曾良(百度糯米);朱光負責百度金融業務,包括百度錢包及支付業務;百度互聯網證券業務;王勁則主要負責無人車;百度研究院、大數據、開放云。Helen負責百度戰略及投資部。
之所以選擇銷售出身、老成持重的向海龍,而非產品出身的少壯派高管李明遠,也是出于穩健的考慮,這也非常符合百度的作風,正如闌夕所說的:
作為對標Google的中國企業,百度的處境遠比Google惡劣:它在搜索引擎之外的建樹不多,尤其沒有Android之于Google這樣一錘定音的統治級產品,這讓資本市場時刻憂心百度的可持續性,除此之外,百度亦需要跟隨Google瞄準未知領域的探索節奏,否則便會失掉光環。
向海龍最大的優點就是能掙錢。他打理過百度90%的錢,是當之無愧的賺錢小能手,在成為百度搜索公司的總裁之前,向海龍所在的大搜,是百度最賺錢,最穩定的現金流部門,每年為百度貢獻很高比例的收入。同時向海龍在百度服役超過10年,雖然不是創始團隊,但也是當之無愧的元老,李彥宏選擇讓向海龍來擔任百度搜索公司的總裁, 當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
這項調整的目的指向其實很明確,也就是更好的進行業務融合。比如在成立百度搜索公司之前,PC的搜索和移動端的搜索其實是分屬兩個不同的部門的,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容易出現溝通交流困難的情況,導致業務難以打通,合并到新公司之后,PC和移動搜索就會并到一起,這樣更有利搜索的優化和發展。
要明確一件事,在BAT中百度的人數是最多的,差不多5萬人,這個數字接近另外兩家的總和,因此從一開始,如何管理好這5萬人的團隊,以及如何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改變大公司臃腫的組織架構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百度這幾年不斷地調整業務架構,從一年兩次到一年三次,也是試圖通過不斷打散重組,來完成自身企業架構的調整,以便于更好地適應現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節奏。
具體到方法論上,其實很一致,就是通過一系列的調整,將上下游的部門,尤其是把流量部門和業務部門,更緊密地綁定在一起。
不妨看一下去年的架構調整。2015年2月3日,李彥宏宣布,將百度現有業務群組和事業部整合為三大事業群組:移動服務事業群組、新興業務事業群組、搜索業務群組,底層的邏輯就是將渠道業務和流量(貼吧,新聞等等)這兩塊以前分屬不同事業群的部門合并到一起,讓流量不斷的輸送到業務線上,使得能夠統一目標,比如要做渠道的流水,或者做渠道的利潤,流量部門會積極配合,不至于出現扯皮打架的情況。
效仿谷歌Alphabet?
百度拆分搜索業務,自然而然地讓人聯想起同樣以搜索起家,并且同樣在事先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宣布成立的谷歌Alphabet類似。
2015年,谷歌宣布在Google之上,成立Alphabet,谷歌所有的業務都單獨拆出,成立子公司,在Alphabet之下,非常類似傘形結構,根據谷歌最初一份宣布成立Alphabet的8K報表顯示,“搜索、廣告、地圖、App、Youtube、安卓以及與之相關的技術基礎部門”仍屬于谷歌,而Calico、Nest、Google Fiber、Google Venture、Google Capital及 Google X都將成為Alphabet旗下的獨立公司。
而谷歌還在計劃將更多的項目獨立并拆分,Google X旗下孵化的Project Wing、Replicant(谷歌的機器人部門)、無人駕駛汽車,Project Loon、Makani等一大批正在孵化的項目隨時準備獨立出去。
Google 變 Alphabet,百度拆出百度搜索公司……為啥這些大企業都熱衷于拆拆拆?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提升未來在資本市場的靈活性,也為各種邊緣業務減少在大體系內的束縛,正如一位好友點評的那樣:“未來是斷層躍遷式的進化?;ヂ摼W、移動互聯網是過去和現在,而未來是人工智能、無人駕駛、虛擬現實等新科技平臺,后者跟前者連續性不大,需要的是集中研發,縱身一躍。而且后者短期收益低,長期重要性高,和既存業務區隔明顯,有必要從機構上拆分?;ヂ摼W巨頭越發變成投資公司,不僅對外投資圈地賭未來,還在內部投資未來業務。”
比起谷歌來說,百度的邁出的步子不算大,但至少很明確,也就是通過不斷的拆分和重組,來保證業務的靈活性。
去年,百度花了一整年的時間來說服華爾街理解O2O的價值,糯米、去哪兒等業務都在持續燒錢,這些業務都在拖累百度的財報數據, 而華爾街的分析師并不理解中國的O2O,他們腦子里只有Groupon、Yelp的連年虧損、股價慘淡,還有Homejoy的“C輪死”。一見O2O,馬上想到要燒錢、會蠶食搜索業務的利潤,對于百度的預期也會下調很多。
多說一句,關于新業務對上市公司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阿里的做法就是不讓上市公司直接投入O2O業務,而是通過關聯公司投資。例如螞蟻金服與阿里集團共同出資60億元,重啟口碑將淘點點資源并入,新口碑的董事長由蔡崇信擔任。
百度采取的策略就是將旗下的這些業務一個個拆分獨立,單獨融資,單獨經營,最終變成一個泛百度系的矩陣,而百度自身成為一艘橫貫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航空母艦。據目前了解到的情況,百度旗下的百度糯米、百度外賣、百度音樂、百度文學等都準備單獨拆分掛牌融資。
百度投資:多點開花
上文說到Alphabet,其實百度在投資這塊也是不遺余力,一方面在于,在搜索之外,百度撒下的棋子并不多,另一方面也是在于,百度需要盡快完成對自身業務的迭代,以保持競爭力,尤其是面對來勢洶洶的阿里和騰訊。
從投資數量來看,百度投資TOP5行業是:企業服務、汽車交通、O2O、電子商務、泛文娛。其中百度2015年最活躍的領域是企業服務/技術領域,有4起投資+1起收購,其中3家屬于商用WiFi服務,另外兩家一個安全寶、一個是國外的CloudFlare。
事實上,去年虎嗅參加百度的一次閉門投資峰會時,新任投資副總裁葉卓東向參會嘉賓披露了百度近年來的投資活動。葉卓東介紹說:“過去幾年,百度投了100多個項目 ,總金額超過50億美元”(注:此次峰會一百多家被投資企業的CEO基本到齊了)。百度引起外界關注的都是些大宗的項目,而且都是后期,如91無線、去哪兒、愛奇藝、Uber等。還有今年10月,中糧我買網2億美元C輪融資。領投方為泰康人壽,百度跟投(2015年上半年,我買網列食品電商第三位、市場份額17%)。
實際上百度投資前期、中期、后期項目的占比分別為30+%、60+%和5%。其中70%上的項目,百度作為小股東參股,最低金額在100萬美元以下。
李明遠的關鍵時刻
在這項架構調整背后的人士任免中,有一個細節似乎值得玩味:李明遠在職級和權力不變的情況下,由之前的向李彥宏匯報工作,轉為向新公司的總裁向海龍匯報工作。
李明遠進百度是從實習生做起的,并很快成為百度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現在掌管移動互聯網事業群,在百度內部,李明遠被稱為“太子,”但從之前的三駕馬車,到現在的上下級關系,加之整個新成立的百度搜索公司依然是以搜索為基線,偏向守成,因此,李彥宏的公開信一出,難免會出現“太子被廢”的猜測。而百度官方則極力淡化人事調整的權利斗爭色彩,將全部的輿論引導到業務拆分,獨立,融合等字眼上來。
百度今年要發展的核心業務中,O2O,自動駕駛,人工智能以及未來更多可能拆分回來單獨上市的新業務,都和李明遠無關,恰恰相反,去年剛剛回到李明遠手中的貼吧又遭遇賣吧事件,使得百度遭遇了自創辦以來最嚴重的輿論危機。
我們不妨把視角拉回到兩年前,也就是2014年,彼時百度的業務正在從PC端向移動端轉型,大量搜索的資源導入到百度的app中來,而李明遠正是移動云事業部的負責人,而李明遠本人也陷入離職風波中——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從副總裁王夢秋到負責投資業務并主導了91、PPS等重大收購的湯和松,再到大數據首席架構師林仕鼎,以及91的何云鵬等紛紛選擇離職,或投資,或創業。當時盛傳,李明遠也將離職。出于正本清源的目的,百度組織了一場高管與員工面對面溝通會,會上的主角,也就是身陷離職傳聞的李明遠對提問者做了非常詳細的回答,這些回答,代表了李明遠當時的判斷和想法,事后來看,頗具前瞻性。
比如李明遠認為,百度目前最大的風險就是剛剛開始在內部推進BG/BU的市場化機制。“我能理解各個業務單元彼此的壓力都很大。大家都想做出卓越的業績,市場化初期,溝通成本、資源獲得成本在短期內可能會提高,這就是市場化的陣痛。”
所謂的BG和BU,其實就是bg-business group事業群以及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BG/BU強調各業務垂直細分,市場化是財務運營狀況相對獨立。百度現在的整體架構臃腫龐大,各個業務相互交叉覆蓋,執行效率低下。BG/BU市場化雖然會將各個業務線按照領域進行細分,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帶來資源溝通成本的上升,但發力點明晰,效率會得到顯著提升,長遠來看,是大勢所趨。
包括金融方面,百度的發展一直緩慢,李明遠在內部也坦誠,客觀的說,百度之前賬號體系并不強,何談讓用戶方便的把錢存進去,甚至在百度的平臺上參與投資等金融生意呢?過去,進入某個金融垂類做具體的業務運營這不是百度的傳統優勢。但今非昔比,百度也在改變,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理財、投資意識的興起,金融本身還有很多可做的事情。其中有些金融領域——例如保險,百度也許就有優勢。平安一直是排名前三的大客戶,他們的很多用戶是百度引導過去的。在這些領域,從流量角度的合作逐步變成深入合作,這不是不可能的。
2014年是百度的萬歷十五年,既是百度的“關鍵時刻,”亦是李明遠的“關鍵時刻,”對于李明遠來說,百度已經度過了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轉型的階段,李彥宏現在的注意力放在了無人車、人工智能和金融等未來新興業務上,無論如何,李明遠必須在新公司中做出更多的貢獻,否則,再多的贊美,都無法拯救這位明日之星,最終在日復一日的庸常生活中逐漸褪色。
而對于百度而言,業務架構的重組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在分拆精簡之后,是否真的能更好的發力,才是更多人真正關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