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互聯網金融行業板塊,大家有可能錯過三大訊息,首先是關于互聯網金融影響,然后是關于政策監管和風險防范,最后是關于大數據。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下這三大訊息。
一、首先是關于互聯網金融影響
香港交易結算所有限公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從當前全球金融市場背景來看,在互聯網金融進入調整期之后,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關注互聯網金融。但同時,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會加劇波動性,原來需要比較長的時期內才會被競爭稀釋掉盈利空間,互聯網金融可能一個程序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很快把利潤擠掉,整個市場的波動會變得非常頻繁。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濤:我國經濟體量是非常龐大的,地區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中小企業的數量也非常眾多,培育與之相適應的多元化金融體系,滿足多層次、多樣性的金融服務需求,應當放寬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利用包括互聯網在內的多種形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發展普惠金融,促進市場充分競爭,增加金融市場有效供給,為更廣泛的服務人群提供金融服務。
近年來興起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業務,比如說互聯網支付、個體網絡借貸、股權融資、股權眾籌融資等都拓展了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半徑,改善了基本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從國外來看,包括英美等國早有發展,包括網貸、眾籌、網絡銀行、網絡保險、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企業,但是規模與他們龐大的傳統金融行業相比還比較有限,也沒有出現互聯網金融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其基本原因在于美國直接融資市場發達。而對于德國互聯網金融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德國銀行體系提供的服務,已經能夠比較好的滿足德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二、然后關于政策監管和風險防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濤:整體上來看,我國金融業目前已經形成了多樣化的金融機構體系、比較復雜的金融產品體系、信息化的交易體系和不斷開放的金融市場。但是總體而言金融服務的總體水平還有上升的空間,也還存在著一些短板的領域。需要把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所有金融業務納入全方位的金融監管框架,不忽視監管空白,不留下監管死角。
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永恒主題,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松。當前要在維護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上,規范互聯網股權融資活動,防范私募基金、股權眾籌等領域的風險。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風險防范永遠是金融業永恒的主題,所以互聯網金融也不能脫離風險管理的范疇。在防治互聯網金融風險,李東榮提出以下三點:一是明確分類、精準發力、要充分考慮互聯網金融風險,從宏觀到微觀的各個層次,對各類傳統風險和新生風險進行準確預測,有針對性的行業準入,投資者適當管理等措施;二是綜合施策,將資金流和現金流全面納入風險監測體系,防止資金和信息實現體外循環,要針對跨界業務實施穿透核查和全流程監管,不留空白和套利空間;三是多方參與、共治共享、確保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有機結合,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行業治理和市場監管,通過監管和法律手段及時清理害群之馬。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大眾對于監管的理解比較狹隘,監管應該是立法、司法、行政三管齊下。在立法方面,對任何行為不管是商業行為還是個人行為,如果立法監管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是司法監管,如果司法還解決不了,影響整個社會的秩序就動用行政監管,而“一行三會”就是行政監管。
比如網貸是民間借貸法有關系,本來不需要司法監管或者行政監管,可以用現有的《民法》、《合同法》就可以解決調整了,但通過這些法律還調整不了,影響到整個社會秩序,就是動用司法,這次整治就是動用司法進行監管。如果通過整治吸取了經驗,整個行業對實體經濟還是有利的。司法不能持續性的保持監管,就是行政監管。行政監管里面,最重要的是面向投資者普及金融教育,使每個投資者都理性,每個投資者都能起到監督的作用,那么這個行業就可以持續發展。
三、最后是關于大數據
風和投資管理咨詢董事長吳炯:互聯網金融就相當于一個新生兒,但兩條腿粗細不同,特別粗的腿是連接和匹配做得非常好,但另外一條細腿是風險控制非常差。很多這樣企業的創業者根本不是做金融出身,沒有風險管控的概念,這就是造成過去大量企業倒閉的原因。
“大數據”不是萬能的,目前我們的科技發展還不足以完全讓大數據來評估信用風險。形形色色的大數據,有很多數據跟金融不相關,比如說個人的微信賬號,他有多少個朋友,發了多少個信息,這些數據分析不出金融機構到底該向這個人借多少錢。所以,所謂數據大小沒有意義。如果用支付寶,或使用微信支付,這些互聯網企業掌握了這個人過去幾年里很多的支付數據,這樣的數據和他的金融數據有極大的相關性,這才是高質量的數據。
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不是過度的問題,而是技術還不成熟,商業模式還不成熟,整個運營管理、對客戶的體驗可還存在很多的缺陷?;ヂ摼W金融最關鍵的創新還是要通過技術、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來實現。
信息來源:
咨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