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公司產生于美國,19 世紀 80 年代美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內部管理已經很難滿足業務增長的需求,外部的行業法律監管也漸趨嚴苛,尋求外部建議的大量需求催生了最早一批的管理咨詢公司的誕生。
我國的管理咨詢業是借鑒日本、歐美的管理咨詢的理論、方法和經驗發展起來的。80年代初,我國咨詢業營運而生。
管理咨詢的效果是不確定的,所以管理咨詢在企業接受和實施中往往存在兩個較為普遍的誤區:一是管理咨詢實施后企業馬上會有很好的改觀;二是管理咨詢實施后不會有什么實際用處。
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都是對管理咨詢的不正確的認識而產生的,第一種是犯了左傾主義,認為只要做了管理咨詢就會成功;第二種是犯了右傾主義,認為管理咨詢就是花架子純理論,心理上立馬就投降了,認為消化不了。
正確的認識應該是:在企業面對發展問題時,請了管理咨詢公司不會馬上立竿見影,但是也不會沒有效果,這種效果取決于企業的認知程度和雙方的努力程度和配合程度,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企業恰好需要變革的時候,地利就是恰好有一家合適的咨詢公司,人和就是企業內部的認知程度、接受程度相統一。
那么如何消除誤區、保障好的效果?
首先,企業團隊騰空大腦,接受新事物。在不少項目實施中發現,企業變革的過程當中總會有人不認可、不配合、不實施,這就是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還沒有戰斗就在心理上投降了,企業領導人要做好統籌工作,為咨詢開道。
其次,務實全面的診斷。診斷企業問題是管理咨詢項目實施前的重要溝通,只有真實的診斷,把問題曬出來,讓團隊看到、感覺到、認識到是必不可少的咨詢流程,咨詢方不能為了適應企業或者減少工作時間而棄掉合理的流程環節。
第三,做好權責分工,老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在咨詢的實踐當中,不少企業認為咨詢師應當為結果負責,這個想法起碼錯了50%,因為老師教的好,學生未必考的好,但是老師又不可能代替學生考試。當把權利和責任錯配的時候,本不該出的問題也可能要出來,這就是右傾的逃避主義,總想一勞永逸的拋給別人承擔,自己什么責任都不愿意承擔。
第四,咨詢項目的成果要雙方高度認可和詳實的溝通。不能把項目的成果解釋清楚,就不能落實清楚,特別是咨詢公司不能當甩手掌柜,認為剩下的就是學生的事情,老師還要手把手教好,在年末其中考試的時候才可能有很大進步。
第五,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敢于認錯和糾正。任何咨詢項目的方案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只有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正才能實現趨于完美,事實總是藏的很深,有時候會具有欺騙性,另外,企業的內外部環境也會持續變化,因此,適當的修正有利于咨詢效果的提升。
第六,相互尊重也是一種生產力。咨詢師要尊重企業人員的實踐,他們雖然沒有很好的理論水平,但是他們擁有很豐富的實踐積累,尊重實踐的積累才能提升理論的素養;企業人員也要尊重咨詢師的理論素養,尊重理論才能更好的獲得指導實踐提升,理論是更高的實踐,是歷史的實踐的積累。
做到以上六點不能100%的保證咨詢效果,但是,這是咨詢效果良好的必要條件。